金沙体育从“新闻”中寻找“新闻”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6-20
 金沙体育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在企业采访中,可理解为“企业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起步阶段,遇到的首要难题不是怎么去写、怎么写好,而是找不到新闻线索,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怎么去找。正所谓,“无米”自然就无法“下锅”,也就做不出“饭”来。除了报社或者基层提供的新闻线索,新人要主动去寻找新闻

  金沙体育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用在企业采访中,可理解为“企业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起步阶段,遇到的首要难题不是怎么去写、怎么写好,而是找不到新闻线索,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怎么去找。正所谓,“无米”自然就无法“下锅”,也就做不出“饭”来。除了报社或者基层提供的新闻线索,新人要主动去寻找新闻线索,善于从“新闻”中寻找“新闻”,让自己头脑里每天都有丰满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使采访之路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刚步入新闻大门的企业报记者,一定要多看、多想,学会从每天企业里发生的新闻中寻找新闻。尤其不能急着去发表大作,而是要把小稿子写好。小稿子写好了、大稿子也就会写了。一方面要广泛阅读各层次、各领域、各方面的新闻类书籍和知名记者的优秀新闻作品,另一方面要仔细研读老记者的新闻作品,从中慢慢思索、细细品味,寻找比较实用,且符合实际、可采访性强的新闻线年,我刚到报社见习期间,也往往为找不到新闻线索而发愁。虽然在基层工作期间,经常把发生在身边的新鲜故事写出来,并发表在报纸上,算是对基层有一定的了解和熟知。但是,要去自己从未去过的厂矿采写新闻,也感到一筹莫展。2013年6月底的一天,我在翻看报纸时,被一条《全面实施驱动创新 助力酒钢转型跨越——2013年科技工作会议召开》的头条重磅消息所吸引。仔细读下去,有一段表彰技术创新成果、技术标兵和技术工作先进个人的话,令我很感兴趣。

  当时金沙体育,我就想:能不能围绕这些创新成果和先进个人去做文章?如果可以围绕每一个具体的人和事去报道,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新闻素材。回想我在班组时,经常把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以及他们在生产一线中探索总结出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以及“金点子”、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等写出来,得到了编辑的肯定,并发在了报纸上。同样,这些被评为集团公司级的创新成果和先进个人,“含金量”更高、产生的经济价值更大,是不是更应该值得宣传?尤其企业处在困难时期,更需要通过典型的人物事迹和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鞭策鼓舞全体职工投入到企业的转型发展当中,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带动企业走出困境。

  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小小通讯员,新闻采访经验甚少。对于首次萌发的这个想法,有些吃不准,也不知是否合理,于是去讨教老师。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否定,反而非常支持,认为我的想法很超前,应该大胆、积极地去践行。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我完成了《酒钢集团2012年创新成果和先进人物系列宣传报道方案》,还把一部分素材分享给了和我一样来报社见习的新人。那一刻,我高兴极了,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丰富的新闻线索而高兴,也为头一次在报社崭露头角、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高兴。我也更加坚信:新闻人一定要大胆地想,只要有想法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有时候,就算想法失败也无妨,最起码比没有任何想法、整天坐在室内空想要有意义得多吧!

  采访之前,老师还给我教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他拿出几十年的采访经验和智慧,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一定要深入到基层、深入现场去采访,不能浮在表面上。通过和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挖掘技术创新背后和先进人物身上的感人故事,真正把技术创新的艰辛过程和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写出来,给读者呈现出最生动、最精彩、可读性强的作品。”老师的话至今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值得我一生收藏的宝贵财富。

  然而,刚进入采访,却遇到了一个让我无法解决、之前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的难题。按照宣传报道《方案》,我要采访酒钢集团2012年度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项目。当我打开项目成果书才发现,该项目由酒钢集团宏兴股份翼钢公司技术人员完成。翼钢公司在山西省临汾市,距离本部嘉峪关十分遥远。再者,项目主要完成人,几乎全在翼钢工作。这怎么办呀?再说,技术方面的题材,理解起来本身就很吃力,要将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更是难上加难。

  正当我准备放弃时,突然想起老师说过的话:“新闻人身上要有一股执着的劲儿,不能因为在采访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最终,衡量记者成败的标志是,能否把出色的新闻作品拿出来。”再说我自己写的方案,带头完不成,这怎么说得过去?于是,我决心硬着头皮往下干。既然去不了现场,那就电话采访。第一步,首先得有材料。可是,当我给管理技术人员打电话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从技术总工到责任工程师,再到协理工程师,一直到班组长,电话全都没人接。奇了怪了,人都去哪了?打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人接。正常上班时间,这不应该呀。我在本部厂矿采访时,很少遇到过这种情况。随后,我打电话问翼钢公司办公室,是咋回事?他们回复:“电话对着呢,人可能都在忙,过一会再打。”可是,我过一会再打金沙体育,还是没人接。

  一直到快下班,正当我垂头丧气、感到有些失落,为自己整整一个下午一无所获而感到内疚之时,一个个电话全都回过来了。“电话下午一直打不通呀。”“我们都在现场呢。”“办公室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呀。”“现在太忙了,顾不上在办公室待。”……放下电话后,我恍然大悟,心头的阴云立马散去,原来人都去现场了。当时,我被翼钢公司管理技术人员“全天待在现场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从心底油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那一天,我不知道哪来的灵感和觉悟,也不知道是怎么迸发出奇特的想法的,至今连自己都解释不清。在我一遍遍想象翼钢管理技术人员全部去现场、办公室一个人都没有的场景时,脑子突然灵机一顿,产生了一个想法:这种情况在酒钢本部很少见,这本身难道不是新闻吗?再联想到之前老师说过的话,“记者在采访的路上,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用鼻子闻,很多宝贵、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金沙体育。”

  二话没说,我立马就进入了写作状态。当时,其他同事都已回家,独自我一人留在办公室。不知道为啥,那次写得超快,和平常有时写稿子一点一点往出来挤不同,感觉现成的语言从脑子里往出来倒,而且第一句没敲完,第二句、第三巨甚至下一段都已经排好队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次是一气呵成、中间停留的空隙很少,而且完稿后,还控制不知思绪,追加了一则小短评。

  第三天,当《当电话没打通以后……》的通讯在报纸一版“横空出世”时,报社人都惊呆了。当时,作为一名通讯员,自己寻找的新闻,能在一版发表的概率并不高。一版主要发的是记者写的重大新闻、重大会议、重大事件和少数写得比较出彩、反映基层现状的作品,通讯员的稿子绝大多数被安排在二版。一些老记者也感到很惊奇,新来的人更是佩服地五体投地。他们一天跑来跑去都找不到新闻,而我打个电话就能把新闻给“闻”出来。有人说,我有新闻的天赋。还有人说,我天生长了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总之,各种赞美和高看纷纷投来。有的人虽然没说出来,但心理上很佩服。

  回到我从事新闻后撰写的第一个、也让我记忆一生的《酒钢集团2012年创新成果和先进人物系列宣传报道方案》。从中,我写出了一篇篇鲜活的技术和人物通讯,绝大多数在一版发表,当时在报社当中表现突出和抢眼。老师也明显感觉到,在采访写作上,我比一起来的人明显高了一截。通过那次系列宣传报道,更多的酒钢人,尤其是新闻宣传战线上的工作者,都了解了我,让我收获了新闻写作道路上的第一个“小有名气”。

  我也明显感觉到,和刚开始不同,我去基层采访,听到我的名字后,总会受到热情接待。同时,报社的人也渐渐熟悉了我,认为我能够胜任记者岗位、适合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其实,我当时算不上最优秀,除了有基层工作经历,再没什么过强的强项。一块见习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川大、兰大、西南政法、陕师大等知名院校的文科生,我毕业的西北师大显然比不上他们,何况还不是新闻专业。但是,第一批见习结束后,报社决定把我留下,让我非常感动,眼泪都差点流下来。我只有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来回馈和感恩无私培养我、看得起我的老师。

  “从新闻中发现新闻”的成功实践,带给我的远远不止是当时创作的一些新闻作品以及通过作品让我进入读者的视野,更为后来的新闻采访之路打开了一闪大门。从那以后,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采访还是采访的路上、写作还是休息、吃饭还是睡觉,我时刻保持着“发现新闻、寻找新闻”的状态。我以为,在身边的某一个地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闻,有时感觉空气中都飘散着新闻的气息。

  每当单位开始评选劳动模范、金牌工人、优秀党员时,我立马意识到:活动启动后,先写一篇消息,让全体职工都知悉此事,在全公司营造出崇尚先进、追逐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气氛;评选结果出来后,再写一篇消息,简要预报下职工们一直跟踪关注的评选结果;预报结束后,开辟专栏,对每一个先进人物进行深入挖掘报道,重点报道他们背后的艰辛故事和奋斗历程,并配上现场工作照,打造成一篇篇图文并茂的人物通讯,放在报纸重要版面,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宣传报道结束后,整理汇集成册,汇入企业群英谱,为丰富企业文化增添营养和底色。

  除了写作时间,我还通过网站、手机、电视等渠道时时刻刻关注外部各类新闻,以寻找和企业有关的题材,并从中发现新闻。比如,甘肃省科技奖公布后,发现酒钢有入选,我立马写出一篇消息,随后再围绕每一个科技项目,紧跟着写出几篇通讯;产品“金杯奖”公布后,我会先进行简要播报,然后再围绕入选的企业产品进行深挖,对优质产品进行宣传。以此类推,产品被评为知名品牌、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分子公司被评为诚信企业、职工获得国家级先进称号、企业代表去参加全国“两会”、入选省列重大项目金沙体育、获得管理创新成果奖、被评为节能降耗先进企业、获得安全优胜奖、职工获得省级比赛荣誉,以及全国劳模、陇原工匠、五一劳动奖章、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等等。只要发现,立马就去采访,第一时间报道出来,总会产生时下关注、有热度、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作品,并受到职工的欢迎。

  每年、每月、每日,都有新闻发生。这些新闻当中,许多与企业相关,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素材。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新闻线索,等待我们去报道。只要热爱新闻、钻研新闻,总会有写不完的新闻金沙体育、讲不完的故事。在报社期间,我总能找到新闻、第一时间写出新闻,这源自对新闻的敏感与关注,源自对“从新闻中寻找新闻”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于是,我每月产生的新闻产品量常常超出预期目标,被称为企业里的“高产作家”。

  的确,新闻永远在发生,新闻永远写不完。新闻中本身就蕴藏着新闻,有挖不完的新闻“富矿”。所谓,处处有新闻、时时有新闻。每一条新闻的发现,也是从另一条新闻中获取的。学会从“新闻”中寻找“新闻”,会获得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不断延续新闻的采访道路。每一次班组民主会、每一次设备检修、每次一加班加点,也许都会产生新闻、都会成为亮点。是的,“企业里并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年轻的我们,只要多观察、多琢磨、多思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捕捉到想要的“大鱼”,创造出一篇篇精彩的新闻佳作,在新闻的世界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